知刚柔之化者,知阴阳之妙用矣。 举奇偶阴阳,以分汗下之概,则气味之阴阳,又岂后于奇偶哉!故下文复言之,此其微意,正不止于品数之奇偶。
夭枉之由,此其为甚。皆乘所不胜,此不次之道也。
病在嗌者,因损于脏,故当以甘药调补之。三焦闭塞,水道不通,皮肤胀满,身体羸败,故形不可与衣相保也。
一云泣余声,一云哀而不泣曰唏。大肠者,水之腑,三阳之表也,故当引精上行,则风从咳散。
荣气者,阴气也,主里;卫气者,阳气也,主表,上言卫气实者,言肌肉本无恙也;下言卫气虚者,正言卫气之病也。 肝经之脉,结于诸阴之分,故病为阴痹。
气虚则阳病,故为痛,寒则怯然少气;金衰则水涸,故溺色变而黄赤。夭枉之由,此其为甚。